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医叶熙春,独创气化学说,专治疑难杂 [复制链接]

1#

叶熙春(公元-),浙江杭州人,著名的中医大师,因医术高超,屡起重症,声震天下。他创立“气化”学说,在治疗湿温症时,特别注重湿邪转化,疗效极为显著,因此“除湿大师”一说。解放后,他脱颖而出,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并担任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年代表浙江省医卫界出席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大会。

叶熙春10岁时,拜良渚名医莫尚古为师,悉心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名著,同时日复一日随师出诊,在医学上日益精进。在此期间,叶熙春表现出了惊人的学医天赋。有一次,他与莫师拜访另一位名医葛载初。当时,葛载初正在为一病人开方,正在为某一味药物而犹豫不决。

叶熙春在旁边观察良久,于是提出了用药建议。葛载初思考片刻,抚掌大笑,连连称奇,认为他此药用得极为精妙。当得知才学医二年,直夸他有学医的天赋。经过此事后,莫师对他刮目相看,更加尽心培养,将一身的本领倾囊相授。三年后,叶熙春就可以独当一面。后来,晚清名医姚梦兰见叶熙春天赋极高,于是主动带他侍诊二年,尽得其真传,医术更为精进。

出师之后,叶熙春最开始行医于瓶窑镇,后来到余杭镇木香弄行医,诊所取得为“问苍山房”。叶熙春在诊治之余,博览群书,对金、元、明、清等历代名医学说兼收并蓄。同时,又吸收了现代医疗技术,注重参考民间验方,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在医术医风上自成一格。由于医术高明,很快就声名大振,特别是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有非常高的造诣。

有一次,一位肺痈患者慕名而来,希望能得到他的救治。肺痈其实就是西医的肺癌。一诊时,该患者身体消瘦,咳血不止,腥臭较重,病情危重。叶老仔细辨证之后,用千金苇茎合白汤治之。首开中医7剂,服完后复诊。二诊时,患者自述咳血止住了,身体感觉轻松了一些。

于是对方子稍加调整,再服药15剂。三诊时,患者自述症状进一步好转。于是,再次调方后服药一个月,患者自述身体恢复正常。这样的重症和难症,叶熙春常常可以做到药到病除,因此,在浙江、江苏、上海都非常有名。

建国后,叶熙春受组织的委派,医院,这医院。同时,担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先后担任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并担任了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虽然当上了副厅长,但是叶老从未脱离临床,每周出诊一天,同时不定期到乡村为老百姓义诊。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曾经写诗称颂他:“中西法治一炉新,日夕辛苦为人民;江浙农村行一遍,家家争诵叶熙春。”

叶老去世后,为了更好地传承他的医术和临床经验,浙江省卫生厅专门派人对他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了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叶熙春医案》《叶熙春专辑》两本书。这两本医书充分体现了叶老一生临床经验的精华,特别是重点突出了他独特的中医学术思想。

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但是叶老的思想和经验并不过时,对中医临床工作者、爱好者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值得学习,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注: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