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香文韵middot教研探索生活 [复制链接]

1#

立冬过后,草木休养

小雪已至,万物清寒

在这初冬万瓦霜的时节

港幼老师相聚一堂

用学习、进步续上温暖

共度今冬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二步支架支架4中提出:“在考虑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各个生活环节的自我服务和独立完成。从儿童入园独自进入幼儿园和教室开始,餐点、饮水、如厕、穿衣、叠被、用具整理等,充分利用各个生活环节落实《指南》目标,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师站位、优化观察与指导行为。”近日,港幼老师们齐聚多功能厅,进行了一场以“探索生活活动,构建学习共同体”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视频观察,精彩辩论

孩子们美好的一天从自主入园、晨间签到开始。活动以视频中产生的问题为引线拉开了序幕,教师分成正反两方,各抒己见,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正方观点:安全考虑,引导孩子直接进班。

反方观点:支持孩子去看一看再进班,体现其主体性。

正方辩手陈腊梅:

在《指南》健康领域目标3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提到:4-5岁幼儿需要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教育建议也指出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我方认为在自主来园路途中需要幼儿直接进入教室,这也是班级规则中的其中一条,需要幼儿去遵守规则,做到直接进教室。

反方辩手袁建: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一书中提到好奇,打开知识之门,因为好奇,孩子会去探索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这种触觉和探索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而且让他获得有关外界事物的状态和性质的知识。我方认为,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轻易去干预和打扰。

正方辩手蒋双莲:

孙瑞雪写的《爱和自由》一书在第13章自由与自律中说到: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给孩子认识的自由。那么是不是这种自由就是绝对的呢?是不是还应该有个约束?我方认为,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而不是在自由中让他无节制自己的行为。只有让孩子学会制约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反方辩手孙海燕:

在《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本书中也提到,依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尊重儿童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核心条件固然是承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成人一样是一个权利主体,应享有他的权利,对我们大多数家长来讲,尊重儿童游戏的权利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方支持孩子去看一看再进班。

反方辩手吕海苏/p>

打破“安全”的束缚,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支持儿童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让儿童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幼儿要充分的自主,不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升探究能力。

何海英园长对于参辩老师勇于上台的精神给予了肯定:辩论赛中反方能及时捕捉对方的漏洞,正方则集结团队力量层层阐述。她还指出: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围绕“自主服务、独立完成”做好文章,要根据幼儿品质、能力发展支持孩子制定他们的规划,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来实现自我管理,提升自主服务的能力。教师在辩论的过程中还大量运用了《指南》、《尊重儿童的权利》、《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等书籍中的话语作为理论支撑点,有理有据、互不相让。这唇枪舌战的辩论,让在场的老师们也不禁深思,小小自主入园里藏着大大的学问。

聚焦问题,答疑解惑

针对班级前期幼儿自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聚焦幼儿在园生活中的自主入园、自主签到两大环节,进行了有效深入地研究,为有困惑的老师们找到了生活教育的契机,进而使这两大生活环节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

陆春梅:

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大班,考虑到大班的年龄特点,经过与孩子商量探讨后,孩子们决定自己来记录缺勤情况,用自己设计的标记来表示缺勤原因,孩子们一周、一月甚至一学期统计出勤情况,如每周几天来园的、几天没来园,因为什么原因未来园等等。

顾红菲:

《指南》中指出:一日生活是幼儿一天的全部经历,是幼儿生命充实与展现的历程。幼儿来园做的第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就可以从签到开始,那么老师设计的签到墙不仅仅是美观,更应该根据孩子当下发展需求设计适合幼儿发展的签到墙,与自己班级的课程相结合,体现出教育价值,比如小班孩子的签到墙可以设计为颜色、图形更加突出,有孩子标记的签到墙等。

陈艳:

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有更深层的用意。像我班的孩子是用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行签到,这是符合幼儿本年龄的特征,在签到的同时也对钟表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增强了他们的时间观念。

自主入园是孩子成长路上第一次放开成人的手,踏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让自主签到充满童趣,才能最大限度的让幼儿参与其中。一日生活皆课程,让我们从此刻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幼儿一日活动中存在的教育价值与契机,相信幼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