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邂逅社工作者朱晓庆。—————————————————————在社区服务中,开展亲子活动是服务儿童青少年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作为一名新手社工,如何才能使活动更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针对近期开展的一场亲子活动,我做出了以下思考。在社区开展亲子活动相对而言是受小朋友和家长欢迎的,参与亲子活动对于家长来说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对于小朋友来说可以帮助其锻炼身心,与同伴一起交流玩耍,认识新朋友,培养其与人沟通的能力。以此次亲子活动为例,主要服务的是2至3岁的学龄前儿童,招募成员相对容易。但若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以下问题是不可忽视的:1.场地问题。*群内基本都有亲子活动室,小朋友活动范围有限,不易出现乱跑到情况,相对而言好控场。如果在室外或其他大教室开展活动,则要注意,范围过大,小朋友由于好奇容易不受控制,社工需要提前做好风险防控,与家长及时沟通,使其辅助社工开展活动,维护纪律。2.互动问题。在开展活动时,可以发现幼儿往往容易分散注意力,被其他事情所吸引或陷入疲惫。若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及时与小朋友们进行交流互动,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及时观察他们的情绪,绝不能自顾自的讲,那样的活动是达不到任何效果的。3.物料准备问题。作为新社工在这一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在活动开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要用到的东西,并检查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提前将这些物品放到活动室内,进行演示。只有将所需物料都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才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活动策划对活动效果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随意设计一场策划,那么社区居民同样可以带着开展,我们也无法体现出社工的专业性。因而在活动策划中要注意,首先,在活动设计应有连贯性和组织化,与活动主题相契合,切忌为了时长去凑活动。其次活动应有理论支撑,使理论选择落地化,有专业理论的指导,也是社工开展活动和非专业人员开展活动的不同之处。学会使用专业理论是作为社工应掌握的一项技能,比如活动中运用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由于2至3岁的儿童属于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没有对数量的守恒概念,社工通过分发拼图碎片的形式使小朋友认知到自己手中一共拿到了多少张拼图,进而培养小朋友的对数量的感知与理解。通过这样的形式将理论用于实践活动中,更有利于使我们的亲子活动达到成效。
------
防疫小贴士
推荐阅读
社工服务
●汇益中心荣获年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社会工作抗击疫情先进单位”!
●就目前:“春意洋洋送祝福”社区送温暖探访慰问活动
●凤岗:“齐乐融融迎新春”亲子共庆新年灯笼DIY活动
●夏汇:腊八慰问显温情,学习教育助童行
●汇益新春大礼包助力全体同工安心过春节
●梅沙:一月始复初,社工服务迎新岁
●滘联:一月始复初,社区服务连连看
●白濠:一月始复初,社区服务连连看
●滘联:“敬老爱老,迎春赠粥”活动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东莞汇益中心年度线上工作总结大会圆满结束
●井美:“红红火火迎新年”之长者手工灯笼制作活动
●凤岗:“垃圾分类环保行,美丽凤岗我践行”亲子徒步活动
●白濠:“真心是我们的名片,服务是我们的志愿”志愿者表彰会
●滘联:妇婴护理员职业技能公益培训小组
●滘联:“社区总动员,欢乐无极限”趣味游园会
●梅沙:“缤纷世界”社区亲子陶瓷彩绘DIY活动
●河田:“礼物传递快乐”青少年志愿者探访活动
●洪梅:“心灵手巧,快乐剪纸”手工活动
●河田:“唱出最美夕阳红”长者歌唱活动
●蚬涌:“关爱长者”亲子DIY肥皂志愿活动
加入我们
●招聘
良鸟相木而集,智士择主而翔
点亮在看,为社工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