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郑谷草堂诗词夏令营的第五场研学活动是农耕文化体验。
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辈就是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种植希望的。
为学习传统文化,领略农耕文明,主办方组织营员们开展了以“农耕趁年华,诗笺草木香”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采摘葡萄
七月流火,瓜果飘香。明月山下仙巩葡萄园内,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紫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营员们走进庄园,行走在自然风光中,感受花草芬芳,观察作物生长,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得到了充分表现。
葡萄采摘活动的准备工作早已就绪。营员们三个分为一组,在领取了剪刀、篮子后,欢欣雀跃地开始了他们的采摘行动。
葡萄架如大人们的个子一般高,在葡萄园园主的讲解中,孩子们明白了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架的保护措施以及葡萄的种类、作用。孩子们还学会了摘葡萄的方法,一手托住葡萄底下,一手拿着剪刀,“咔嚓”一声,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就乖乖地落入手中。
“你知道葡萄古代叫什么吗?””知道,葡桃,桃子的桃,还有好多名字。“”你们背过关于葡萄的诗词吗?“”我知道我知道,前不久我看了很多葡萄的诗,有刘禹锡的《葡萄歌》,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那我们也快把葡萄尝吧。"葡萄园里回荡着一阵阵欢声笑语。
下塘抓鱼
这是一项颇具特色的农家体验活动——下塘抓鱼。面对混浊的鱼塘,有些自城市的孩子们有点傻眼了。
直到看到月亮姐姐撸起袖子和裤腿,率先卷起裤脚,第一个下到水塘,抓到了第一条鱼。营员们才抛开拘束,紧随其后,争先恐后下塘抓鱼,顿时,小小的鱼塘掀起了阵阵欢声笑语。
二班的叶雨龙平时在班级里是个很斯文的学生,但在抓鱼的时候,却能盯紧目标、看准时机、发动袭击,抓到了很多鱼,让所有师生刮目相看。
“把握机会,主动出击。”李安然同学在当晚的研学记录里写下了这八个字。
一班的李君德在和同学分享抓鱼心得中也说道:“虽说弄得脏兮兮,但我却体会到了不少东西:第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灰心,也许成功就在下一秒;第二,活动并不在于谁抓鱼抓得多,而在于你是否克服了心理障碍,得到了收获。”
就算满身泥浆,也要露出我们最美的微笑。
报告老师!
这里泥娃娃已经认不出是哪班的了?
s
“哇,抓到鱼啦!”营员们在农耕实践中收获着满满的快乐。
巴啦啦能量变身!
辅导员老师们细心地帮助孩子们泥娃娃变身。
明月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冲洗一下,将泥巴冲洗干净。
营员们最后的劳动成果是,摘取了葡萄斤,抓鱼入筐斤。一路的芬芳,一路的泥泞,留下了孩子们太多的欢声笑语。全体营员在紧张、有序、生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了身体上的锤炼和意志上的考验!
营员们在体验农事乐趣的同时,品味农耕文化的内涵与历史、亲身实践农业生产过程、感受农业生产的艰辛,树立尊重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升团结协作、学会感恩的良好品质。
至此,五场研学活动圆满结束。研学活动使学生真切地品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同时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互助、合作共赢意识。
衷心祝愿营员们茁壮成长!用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土地,拥抱诗意人生!
青少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编辑:单明星伍青莲
编审:戴林生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