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茶压饼后,口感滋味和内含物质都发生了哪 [复制链接]

1#
白茶散茶不炒不揉,形美自然,但易外形松散、太占存放空间、不容易包装运输等。而白茶压饼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经常有茶友问,白茶在压饼过程中,内含成分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呢?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说白茶饼茶、散茶各有特色和风格呢?茶多酚和氨基酸是白茶茶汤鲜浓的主要物质,儿茶素尤其是酯型儿茶素的减少会降低白茶的苦涩度,提升甜度,而氨基酸的增加能增加甜度。从上表能看出,白牡丹压饼烘干样茶多酚含量与原始样相比差异不大,但寿眉的压饼烘干样却比原始样中的茶多酚含量高很多。这可能是不同嫩度白茶经压饼后茶多酚变化不同。酚氨比是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能够反映出茶汤的浓度与鲜度,一般来说,酚氨比越低,鲜度越好,但不能太低。从最终的压饼烘干样来看,虽然氨基酸总量变化不大,不过酚氨比比值均有所提高,茶汤鲜爽度比散茶略低,但浓厚度提升。另外,咖啡碱、可溶性糖、*酮等在压饼过程中变化不大。我们再看看茶中三素的变化。茶红素、茶*素、茶褐素是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其中茶*素有利于茶汤滋味的鲜爽,使茶汤显得橙*明亮。适量的茶红素与茶褐素利于形成茶汤浓度,但如果含量过高,则会影响白茶茶饼的品质。通过上图可看出,蒸汽处理可增加茶*素含量,使茶叶色泽变*。不过白牡丹与寿眉压饼烘干样中的茶*素均降低,寿眉中的茶红素比原始样高,可能是茶*素转化而来。从感官审评来看,经压饼后,汤色逐渐加深,亮度不如散茶。香气上,白茶散茶带有青气,经压饼处理后,降低了青、杂气,生成陈香、木香等香气,说明压饼对于香气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滋味方面,白茶原始样茶汤中有一些青气,白茶饼滋味则较为浓醇。叶底上,经处理后的叶底,比压制前更为柔软,刺手感消失,不过完整度较低,叶底有断碎。综上而言,白茶在压饼过程中,外形由松散变为紧实,茶多酚、茶红素提高,从青、杂味变为陈味,滋味转为浓醇。通过对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压饼过程中的香气变化也证明,压饼处理更利于白茶陈化过程中以雪松烯、雪松醇等为物质基础的木香和药香的形成,是加速白茶陈化的一种科学且有效的方式,相比白毫银针,白牡丹与寿眉更适合压饼处理。------来自在堂喝茶享自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