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留住乡愁草木野蔬香ldquo春头 [复制链接]

1#

春天像个绿毯由南至北一溜儿铺陈过来,

那些越冬的“春头”蠢蠢欲动,

不仅闹得世界一派生机盎然,

也让人们的味蕾滋生难以忍耐的食欲。

家乡人所说的“春头”,

就是春天里那些鲜嫩的草木野蔬菜头,

菜花、柳头等植被的嫩顶芽儿通称“春头”。

可左右滑动哟

这些草木嫩顶芽儿,

一般都在春三月出世,

四月到五月期间成菜可食,

是春光里最受人们欢迎的美味佳肴。

它们不仅清香鲜嫩,

还有一定药效,

堪称强身健体的春光菜。

春三月,

首先进入人们味蕾的

是柳头、杨尖、油菜花头

和过了冬的白菜花头。

接着,

枸杞、香椿、丝瓜、南瓜、蕨菜等

草木嫩头就会依次登上人们的餐桌。

家乡人有句顺口溜

“二月杨柳尖,三月菜花头,

四月枸杞嫩,五月丝瓜鲜,

挨到六月时,野菜香满村。”

这其实就是家乡草木野蔬

此起彼伏出世的真实描述。

小时候,每到春天,

家家户户都会面临粮荒。

为了活下来,

乡亲们紧盯着春光翻卷的田野山岗。

当河边的杨柳刚刚拱出鹅*时,

人们纷纷将这些“春头”采回家,

用开水焯了拌上玉米面、

荞麦面和红薯面蒸馍做饭。

儿时的记忆中,

柳树的嫩叶儿做的稀饭格外清香,

而杨树的嫩叶儿则柴涩难吃。

当田野里的野油菜及过冬白菜抽头开花时,

家里的饭食就会散发出鲜美无比的香味儿。

母亲劳动收工回家的路上,

就会顺便撅一把油菜花头,

先用开水焯了,

再做成凉拌、烧炒等下饭的美味菜肴。

母亲说,

一切野味儿都要去掉野气才可以吃,

而去野气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开水焯。

那时候,除了盐和醋,

家里没有更多的调味品,

可是母亲做出的各色“春头”菜

却总是鲜美无比。

生活困难时期,

奶奶有句话一直记在我的心底。

她说,

“人是从草木中来的,

只要山水在春天活过来,

人就饿不死。”

奶奶没什么文化,

我倒觉得,

在人们依赖自然生态这一点上,

奶奶的话很有味道。

听奶奶讲,当年,

村里很多乡亲都揭不开锅,

那时候田野山岗一片枯*萧条,

没有丝毫绿气,

只有小河岸上的杨柳发出了嫩*的叶芽,

人们试着去吃,不仅味道苦涩,

还会造成大便干结。

后来乡亲们在吃杨柳嫩叶前,

先放在清水里浸泡,

再用开水焯,

不仅不再难以下咽,

也没了毒素。

看来,如果不是饥饿逼着乡亲们去采撷那些

从来没吃过的草木野蔬,

杨柳尖、枸杞头等也不会成为

现在人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春头”菜。

踏春一行去,只为一口鲜。

如今,人们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就把这些大自然的馈赠

从《本草纲目》药典中搬了出来,

一边赏春采春,一边美嘴美心,

甚至还想着拿到街头赚几个小钱……

春光正当时,携家采春去。

来吧,朝春天出发,

来一场草木野蔬的人间酣畅体验!

延伸阅读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时节

.

.

.

END

光明日报留住乡愁工作室出品

生态视角人文关怀

以情暖人以文抒忆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