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十四节气丨春分春色浸满园,长大草木香 [复制链接]

1#

《春分日》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昼夜均等是正确的,但寒暑平衡却需要画一个问号。春分是不是一年之中气温不偏不倚的中间点呢?其实并不是。全国平均气温一般是在4月4日清明节气,达到全年气温的中间值,也就是所谓的“寒暑平”。

立春时所说的“东风解冻”,东风只是客串,实际上多为东北风。到了春分时,东风才逐渐开始成为领衔。在古人眼中,东风是最具亲近感,也最具辨识度的风,甚至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程度。“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即使身处他乡,虽然风俗不同,风物迥异,但总能遇到东风这位“旧相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即使不借助测风仪,都能辨认出东风。为什么呢?因为只凭万紫千红便知道东风来过了。

“协气东来,和风南被”,这是描述风的理想状态。首先,风向最好是东风和南风。其次,风力既不是轻软之风,也不是强劲之风,和风是4级左右的风。于是,风和气所形成的体感,是和谐。由天及人,人们崇尚温润之气、和煦之风,最高境界便是令人如沐春风。

那什么是春风呢?辞典告诉我们:“春风,指春天里的风。”但这样的解释过于笼统和宽泛。老舍先生说:“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地传送花香。”老舍先生的说法,更符合春风这个词语的气象属性和文化属性。春风应当是特指可送暖、可化雨、具有护肤功能而不是毁容功能的风。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应该抓住这样一个温暖舒适的美好季节,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升自己,而不是窝在寝室里浪费大好年华。春天的长大,缤纷且浪漫,年轻的我们漫步在修远大道上,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青春,不正是人生的春季吗?

建工青年传媒中心

供稿丨王鹤然

审稿丨李明轩

编辑丨牛潇远

责编丨李明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