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临床如何用经方治病
TUhjnbcbe - 2024/8/22 9:24:00

我亲身经历过许多临床案例,这些案例不仅让我深刻理解了疾病的复杂性,也让我领悟到了如何用经方来有效治疗疾病。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生动的教科书,教会我们怎样根据不同的病情,灵活运用经方。然而,仅仅依赖经方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必须明白,用方是随证而取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因证选方、因方遣药。方与证之间必须达到一种默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疗效。我在临床实践中,不仅使用仲景方,还会根据病情需要,灵活运用经方和时方。我们不能像武术界那样存在门户之见,中医的精髓在于融会贯通,在于全面掌握。对于疑难病的辨证,我有着自己的独特体会。我认为,关键在于“辨病性,辨病位”。只有深入理解了疾病的本质和位置,我们才能像解开纷乱的丝线,像解开死结一样,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这不仅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我们保持一颗谦逊而好奇的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患者提供最精准、最有效的治疗。

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癫痫被描述为一种独特的病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涎沫,喉中发出如猪羊般的叫声,片刻后恢复意识。然而,徐某的病情却与之有所出入。他阵发性地出现胸满、舌僵、气促,虽伴有口苦、口渴、喉中多痰等症状,却从未昏倒,也未出现抽搐。这种病情,在中医的古籍中难以找到完全吻合的病症描述。

每次发作,徐某都会感到胸闷、舌头僵硬,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言语。随后,气喘如牛,仿佛肺中的空气被瞬间抽空。发作后,他会感到头昏脑涨,呼吸短促,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的嘴唇乌黑,脸色发青,手指甲呈现出紫色,这些都是身体缺氧的表现。舌苔黄腻,脉滑,显示出他体内湿热蕴结,气血不畅。经过详细的询问和检查,我意识到徐某的病情并非简单的“癫痫”。他的症状虽然与癫痫有些相似,但却有其独特之处。我深知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施治,每一种病症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病机。因此,我决定将徐某的病情命名为“阵发性胸满、舌僵、气促”,以更准确地描述他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在中医的海洋中,每一种病症都是一颗独特的明珠。徐某的病情虽然难以归类,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总能找到那颗属于他的明珠,为他带来康复的希望。

中医治病之道,精妙在于辨证论治。一个不能掌握此法的医生,岂能称为良医?岳美中老师曾严厉批评了几类医生。其一,乃那些依赖固定方剂的“开方医生”。他们往往从名老中医那里偷得几方,便以此为生,无论何种病情,皆以此方应对。感冒、妇科、腹痛,皆用一方,何其僵化!此类医生在中医队伍中实非罕见。其二,是那些仅根据病人症状开药的“用药医生”。他们头痛便用川芎、白芷,腹痛则取厚朴、广木香,腰痛便投杜仲、牛膝。若病人陈述症状繁多,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其处方必然杂乱无章,岂能治病?岳美中老师所言的三等医生,方才涉足辨证之门。若辨证水平高超,便可称为入、细医生。他们如理乱丝,细致入微;用药如解死结,恰到好处。而最上等的医生,则能辨证细微,用药确切。那些他人难以治愈的疾病,到了他们手中,往往能妙手回春。由此可见,辨证论治之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医之临床疗效。一个医生的医术高低,完全取决于其如何运用辨证论治。故中医之道,不在方剂之多,而在辨证之精;不在药物之贵,而在运用之妙。唯有真正掌握辨证论治之精髓,方能成为真正的良医。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临床如何用经方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