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病变多来自脾、胃。或中气不能运化水湿,或火为水郁而交结不解。此类病变虽在中焦,甚则亦可弥漫上、下二焦。脾胃病变渐涉中焦焦膜受病的,可参考《脾病辨证》中的中气不足兼挟寒湿,以及《胃病辨证》的湿热、虚气上逆等章节。临床上较常见的中焦焦膜的病证,主要有以下几类:
1水湿不运
患者少气,呼吸困难,气息微弱,这是脾阳脾气虚弱的表现。同时,身体沉重、浮肿,四肢沉重疼痛,麻木不仁,身寒肢冷,这些都是水湿停聚中焦、兼水湿溢于腠理肌肉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治疗宜选用实脾散,这是一剂可以温运脾阳、行气化湿的良方。其中,厚朴、炒白术、木瓜、广木香、草果仁、大腹皮、附子、茯苓、干姜、炙甘草等药物,都有温阳化气、利水渗湿的作用。生姜和红枣则可以调和营卫,帮助药效更好地发挥。如果病证涉及血分,患者在腹胀满的同时,心下坚硬有痞块,大如盘,边缘光滑且较硬,腹壁有青筋等症状。妇人则往往经水不通,面黄浮肿,肤色光泽,舌胖嫩少苔,脉沉迟,甚则脉涩等。这是肝脾同病、水湿瘀滞中焦的证候。治疗应以祛瘀浊水饮的鳖甲煎丸为主方。该丸由鳖甲、射干、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蛰虫、阿胶、蜂窠、赤硝、蜣螂、桃仁等药物组成,具有祛瘀浊水饮的作用。如果肿、胀反复发作,泄泻不止,厥冷不回,则需要特别注意。此时病情已进入阳虚阴凝的阶段,属于焦膜兼它脏为病的危重难治证。此时可采用附桂理中丸进行治疗。该药由生附子、肉桂、红参、干姜、炒白术、炙甘草等药物组成。此阶段病情复杂严重,但若能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或可挽回一线生机。
2水火交结
在中医理论中,根据病情的轻重和症状的不同,结胸证可分为小结胸和大结胸。小结胸的症状相对较轻,其表现有心下硬满,按之疼痛,中脘部感到烦热,大便不畅。其病机为痰饮与火结于中焦焦膜,治疗宜采用小陷胸汤,主要药物有栝蒌实、法半夏、黄连。对于大结胸,其症状较重,表现为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有时疼痛甚至上达胸膈,影响头部转动。患者可能伴有呼吸气短、心烦、口渴、舌上干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类情况多属于水火交结于中焦焦膜的重证,治疗宜采用大陷胸汤进行峻猛攻逐以祛结,主要药物有甘遂、生大黄、芒硝。对于寒实结胸且水势偏盛的情况,其症状类似于小结胸,但无热象,脉多现沉紧之象。治疗宜辛热祛寒、峻逐水饮、以破其结,方宜选用白散,药用桔梗、巴豆霜、贝母。此外,若中焦水火交结波及胸膈,出现膈内拒痛、胸满喘促等症状,甚或影响头胸的运动而如柔痉证,则宜采用大陷胸丸。对于脾胃之气将败或邪实结于里的大结胸证或兼现下利不止、水浆入口即吐的情况,治疗时都不可以轻率攻下。对于中焦痞证的情况也需注意。其症状包括心下痞满、按之如薄板、无痛硬等。这通常是由于水饮郁火、痞塞中焦而形成。此类病变的形成多由于水饮郁火、脾气不足的基础之上,故有虚的机理存在。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方剂。对于中焦痞证以水饮为主且寒偏多者,常有心下痞闷疼痛、全身恶寒、伴随汗出、脉反沉紧等症状。治疗有两方,重者当用真武汤,轻者当用苓桂术甘汤。对于中焦痞证并非因水饮内郁所致,而是因焦膜相火内郁变生为病理性的相火郁滞,即形成了“火痞证”,属热较多者,其现症心下虽同样痞满,但按之自软、心烦不安等。治疗则宜选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对于中焦痞证形成的机理以气虚较为突出而且同时兼挟有其他病因病机者,其症现心下痞闷或兼心下微硬如薄板、同时嗳气特多等。其治则宜选用旋复花代赭石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