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喜欢用内疚培养“孝顺”,在负罪感中长大的孩子,虽然顺从于父母,但未必是真正地爱他们,他们心底的痛苦无从宣泄,过着压抑且不快乐的生活。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少见,你是不是也听到过类似的话:
“爸妈那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你看看别人家小孩,多懂事……”
这是一种隐性的攻击,攻击性被藏在我们依赖的亲密中,“内疚”就是那个不易被察觉的武器。
我作为一名情志病中医,见过很多在愧疚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那么应该怎么破局呢?
案例
小妮(化名),是一个15岁的女孩子,父母一直对她进行“内疚式教育”,使孩子变得自卑、敏感、任何事小心翼翼,心理压力大导致抑郁。
心理压力的来源,父母经常吵架,一吵架小妮的母亲,就会跟孩子说都是你的错,要不是,我早离婚了,这样小妮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害的妈妈无法远离爸爸。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西医诊断:抑郁症
中医辩证为:心脾两虚。舌诊:舌质淡,苔薄黄。治宜补益心脾。
方子如下:
党参、炒白术、炙黄芪、当归、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广木香、龙眼肉、熟地黄、淮小麦、夜交藤、黄柏、炙甘草、大枣
这个配伍,是归脾汤的加减。
同时嘱咐父母一定要改正思想,父母不改正孩子抑郁很难好!
患者用了以后,到二诊的时候,诸证都大有减轻,由于家长也配合,孩子情绪稳定了许多,继续调理。
三诊:症状基本都消失了,巩固疗效,慢慢恢复正常。
小妮是如何得上抑郁症的?
小妮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且窒息的家庭里,长期性的打压让小妮越来越不自信,其原因有两点:
其一:小妮父母的总是引导因为自己对父母感到愧疚时,孩子自身的负罪感越来越重,渐渐也就没有健康的自尊
其二:在愧疚式教育中成长的孩子很难知道什么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他们总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并总是被愧疚感和偿还的心态驱动,他们就没法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有意义”,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
中医如何解决心脾两虚——抑郁症
脾两虚是什么?可以简单理解为,脾气虚弱,心气、心血不足。
脾是后天之本,主要作用是气血生化,心是对血液的生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我们心脾两虚的时候就会出现阴虚,阴血不足。
这就要说到心藏神、脾藏意;心主喜,脾主思。当我们心脾两虚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情志问题。
为什么?
简单理解,心主喜,藏神。心血不足,就会心神不定,不能主喜,我们就焦虑、苦闷,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高兴不起来。
还有就是,脾主思,藏意。
脾虚,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心意失藏,就会胡思乱想,甚至产生幻觉、妄想。
所以我们就要把心脾气血往上升,这样子心脾运化正常,抑郁就好了!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仅供交流学习,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需辨证用量,一人一方。#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