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水如画,源远流长,这里是水南
TUhjnbcbe - 2021/4/5 18:53:00

文化乡村—水南村

?

?

走在乡间道路上

看岁月刻下的斑驳印记

拜访名人故里

探寻那些逝去的时光

想象着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

这一站,是水南村

“农村变景区,农田变景点”,在美丽乡村建设下,三亚许多乡村完成华丽蝶变,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玩,推动了三亚旅游业的发展。今天,和推推一起去拥抱千年文化历史名村吧。

01

名人故里,这里是水南

水南村

为黎伯淳题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

鱼盐家给无墟市,禾黍年登有酒樽。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一簇晴岚接海霞,水南风景最堪夸。

上篱薯蓣春添蔓,绕屋槟榔夏放花。

狞犬入山多豕鹿,小舟横港足鱼虾。

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学士家。

水南村的石门上刻着许多古词,名人故居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青黛瓦的建筑刻着斑驳印记,一草一木间,散发出独特的历史韵味。水南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古崖州文化的发祥地,有“海南第一文化古村”之称。隋朝大业6年海南增设临振郡时,这里是郡治和宁远县治所在地。可以说,在崖州区的历史沿革中,水南村是至关重要的一段。水南村还与历史上许多名人有着或深或浅的联系。李德裕、赵鼎、卢多逊、胡铨等朝臣皆被陷害流放于此,*道婆曾来此潜心学习纺织技艺......文人墨客谪居于此,故卢多逊又将它称为“幽人学士家”。

漫步水南村,拜访卢多逊纪念馆、盛德堂等文化古迹,推开那扇木门,仿佛就回到了那个古朴的朝代,历史的长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位于宁远河畔的卢多逊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反映水南村古今风貌的美术、书法、摄影、楹联等艺术作品,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流放岁月。看着后殿中央神情安详,目光深邃的卢多逊塑像,推推仿佛能想到他写《水南村》时的场景。诗的描绘展示了水南村的民俗风情,这里山海晴岚、民风淳朴,渔耕丰登、四时物阜,幽人隐居其中,士人诗礼相传,仿佛海外桃花源。水南村与卢多逊结下不解之缘,因之成为了宋代名人入琼胜迹,享誉千年的海南历史文化名村。而今,这首抒写了远离帝京*治生活的繁复、向往世外桃源生活的美好愿望的《水南村》不仅是中国山水诗精华,而且成为了记录崖州历史魅力的诗歌文献。

盛德堂这座“豪宅”隐藏在槟榔树、香蕉丛中,走进这座唐代裴闻义的旧宅,刻龙雕凤的顶梁柱和精细生动的浮雕莲花,尽显盛德堂的兴盛。这里曾是许多人的故居,也是教书育人的私塾。

微风和煦间飘着淡淡木香,行走在这一方空间里,仿佛能感受到历代名人在此生活过的痕迹,看到胡铨亲自书匾留赠时的场景,隐约听得到私塾里朗朗读书声。

02

人间烟火,这里是水南

人间至味,最是烟火气撩人。水南村不仅历史和文化韵味吸引游人,这里还有繁华与烟火气。

赶早和新鲜的瓜果蔬菜撞个满怀,街口边的早餐各式各样,多得让人不知该如何选择。球场上的少年将球准确地投进篮筐,饭店里人群接踵而至,街边小摊小贩的哟喝声此起彼伏,老人们坐在家门口聊着天......这是一幅真实、有烟火气的生活图景,是独属于水南村的烟火气息。

在烟火中感受历史文化,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听学校广播里传来的悠扬歌声,看来来往往欢乐的人们,静静品味岁月遗留的古迹,这种现代与历史交织而成的风景,让推推心底产生一种安全感,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厚重的历史韵味与烟火气息让水南村变得独特且迷人,而田间繁荣的景象也为乡村平添许多生机。旧屋子与高楼交错,槟榔树椰子树直指苍穹,广袤田野绿意盎然,河水蜿蜒流淌,不远处碧山连绵,宽敞大道上零星农民在细声慢语今日丰收。眼前这幅山清水秀的景,便是现在的水南村。这里正在经历着变化,《崖州志》里歌咏水南村的诗文逐渐改变了容貌,水南村于岁月中缓缓完成蜕变,随新时代焕发新颜,欣欣向荣。

频繁地穿梭于钢筋水泥的繁华城市中,反而让人开始怀念乡野间的芬芳与慢节奏。

如果没有什么远方不可到达,不妨就慢下来吧。和推推走进这个古文化村落,感受鲜活文化,闻乡野芬芳,那一刻,你会爱上这个避开喧嚣的美好乡村。

水南村游玩tips:

①水南村距离三亚市中心约49公里,驾车约65分钟;在一市场路口乘坐58路公交车可直达水南村村口;

②水南村村口的虾饼、港门酸粉、羊肉粉、盐焗鸡,味道都挺不错的,值得尝一尝。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古韵崖州

岛民不宅家,春节游三亚②

亲子游看这一篇就够了趣玩三亚2

何以绘田野?何以伴自然?免税探店①

三亚海旅免税城究竟有多“好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如画,源远流长,这里是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