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闪烁的唐山画坛中,可称上重量级人物有很多,现年97岁的老艺术家索又靖是在世最年长者。他集北宗派山水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于一身,在唐山美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初冬的一个周末,记者来到本市龙云新居一幢并不起眼的楼宇,拜访鲐背余年的书画界前辈索又靖老先生。
索又靖先生,别名穆白、目白,字彦宁,一字立清,号竟庐,室名语石簃。北京昌平人,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在这所后来成为中央美院的国内美术界最高学府,正值桃李争艳之时,索先生主攻国画。在此之前,索先生随兄在天津读小学、中学,已得书画大家王心竟、陈少梅以及*宾虹、秦仲文等大师指教,后又师从寿石工、金禹民大师,一生致力于小青绿山水创作,民国三十四年(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抗战胜利后,内战硝烟正浓,“艺术家”最理想的去处,就是教书。当时寻找工作甚难,先生再转移学医,于华北国医学院毕业时已全国解放,以内科医生的身份被分配到唐山,成为企业局的一名医生,那是年元旦将至的时候,距今已有60余年。
索先生常说,医生是我的职业,艺术是我的事业。他以职业养活事业,以事业完美生活,轻松而知足。他的作品多次入选省内外美术作品展,也多次在国家、省、市及台湾等地报刊上发表。退休了,他还是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唐山分校特邀教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与好友孙其峰、陈大远等切磋技艺。有人说索先生的艺术之路,是他生命中最美的色泽,是他生活里最亮的光环。
索先生的章草书法飘逸俊秀,亦如他的画,显示出超越时空的美感。他的篆刻则以小取胜,雅秀光洁,成就较高,早年先生曾入中国著名篆刻社团——小湖社,并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治印。多年来先生为唐山篆刻艺术培育新人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先生已将一生笔耕刀刻作品辑自刻印而成《语石簃印痕》印谱。几十年来,他将清雅、平和的品性注入笔端,寻求着山水间的独特韵味。先生潜心研究小北宗山水技法,并深得其髓。众所周知,他的作品以青绿山水见长,且最具代表性。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人对自然山水审美认识反映在绘画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样式。它不仅展示了山川丘壑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抒发了画家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体验自然,以及领悟自然等一系列过程中与自然融汇契合的那份心性和心境。索先生师从大家,自然谙妙,追踪前贤,参透古法,了悟自然,作品色彩明丽、气象高华、意境深远,既有文人画散淡之风、又有小青绿的水墨淡彩。他笔下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如诗人王维笔下“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的闲散安适。此外索又靖先生十分注重写生,重视深入生活,主张师法自然,从自然中,从真山真水里积累素材、汲取营养,从而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新鲜的生活气息,以及淳朴的自然之美。同时先生特别注重情景的挖掘,以及角度的摄取,往往在别人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现美的存在,并将其记录下来,反映在画面中。如春秋景岩石上的叶子,他主张用三青入画点缀画面,倡导“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家之生面”。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所用构图、皴染及用色都溶入了自己的理解。如果从进入国立北平艺专读书算起,索先生手里的画笔,整整挥动了一个甲子了。60多年的岁月,索先生笔耕不辍,“铸造”出无数诗、书、画、印精品力作。
弹指挥间六十秋,等闲艺苑志未休。
寄情翰墨酬壮志,丹青唱晚草木心。
如今已到人生暮年的索老,人淡如菊。画品如人品,做画先做人是他一直恪守的准则。我想他的艺品、人品足以给后人以启迪。衷心祝愿索老先生健康长寿,艺术之树常青。(田玉山)
索又靖简介
索又靖,年生于北京昌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台湾工笔杂志画顾问,香港东方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顾问。自幼习画至今60余载。年毕业于北京国立艺专。早年从师陈少梅、王心静以及*宾虹、秦仲文等大师。七、八十年代常与好友孙其峰、陈大远等切磋技艺。其书法雕刻、青绿山水勘称一绝。
索又靖作品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