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止痛效果快
TUhjnbcbe - 2023/1/5 8:22:00
白癜风有什么治疗方法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3/9222455.html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的范畴,多发于25岁的中青年妇女,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乳房疾病。针灸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本病的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快、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

1、针刺疗法

(1)取穴乳根(双)、膻中、阳陵泉(双)、三阴交(双)、太冲(双),乳根斜刺1.5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膻中斜刺1寸,阳陵泉及三阴交直刺1.5寸,太冲直刺0.5寸,用泻法。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2)围刺配合电针治疗,取穴分两组,胸组穴取屋翳、乳根、合谷、阿是穴;背组穴取肩井、天宗、肝俞。胸组穴使用毫针围刺,并在肿块周围选4个阿是穴接通电针仪,使用疏密波,背组穴进行常规针刺。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次/d,14d为1个疗程,经期停针,共治疗2个疗程。

(3)毫针刺法结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主穴为屋翳、膻中、合谷、足三里。得气后连接DM--ⅡA型电麻仪,连续波。

2、针药结合

(1)电针配合中药,针灸1次/d,10次为1个疗程。

(2)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30d为1个疗程,取穴以屋翳、乳根、合谷、天井、肩井、肝俞等穴为主,每次取穴3~4个穴位,30d为1个疗程,中药分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及冲任失调证进行辨证治疗。

3、穴位埋线

(1)穴位埋线,上部取穴:乳根(双)、膻中;下部取穴:太冲(双)、三阴交(双)、血海(双)。用羊肠线埋入穴位,每月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2)埋线治疗超重或肥胖体质患者的乳腺增生,选用中脘、足三里、梁丘、膏肓、肝俞等腧穴。

4、中药外敷及耳穴贴压

(1)中药热敷结合耳贴压法,耳穴选用脾、胃、肝、乳腺、皮质下、内分泌、缘中、内生殖器等穴位。

(2)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贴压,取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卵巢、乳腺、肝、肾,于经后第7天左右开始治疗,3d更换一次,每次按压留埋处6~8次,1~2min/次,至经前1d停用。

5、灸法

(1)温灸法,采用择时选穴、辨经选穴及辨证选穴等治疗方法,并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背到腹的顺序依次进行温和熏灸,躯干部每部位10min,四肢部每部位5min,每组穴位约需要温灸1h,每个月经周期温灸10~12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

(2)隔木香饼灸法,将饼放于病变部位,上置中艾柱点燃,3壮/次,隔日1次,月经后第15日起至月经来潮止,共计3个月经周期。隔木香饼灸可通过改善乳腺组织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流的阻力指数来达到抑制腺体增生的作用。

6、刺络拔罐

(1)天宗穴刺络拔罐,在天宗穴进行直刺或斜刺手法进针,于月经后第6~8天、13~15天、22~27天各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2)针灸加拔罐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针刺取穴:膻中、乳根、阿是穴、肝俞、期门、合谷,留针30min,行针1~2次,拔罐选用背俞穴、期门以针加罐疗法,留罐20min,10次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治疗。

7、推拿

调心行气按摩法,揉背捏脊养血法、揉捏背部利气法、摩揉胸腹补气法等治疗方法。

8、其他疗法

(1)火针结合体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主穴取肘尖,并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三型,分别取用不同穴位,继以火针快速点刺肘尖约0.2mm,2次/周,配穴以毫针针刺,留针30min,1次/d。

(2)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电针主穴为肩井、期门、天宗、足三里、合谷和膻中穴,均为双侧取穴,出针后进行刺络放血治疗,选双侧足三里和曲泽,双侧取穴,三棱针直刺浅静脉,并行拔罐治疗,一次出血量20~80ml,每次月经前5d刺血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肝气不舒、痰瘀互结有关,故多从肝治疗,注重化痰散结。针灸在治疗本病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也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散结消肿、舒畅情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疗效值得肯定。#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止痛效果快